【BK-NQ12】山東博科儀器以客戶為中心,以服務為宗旨,以創新為動力。
傳統氣象預報以縣域為單元,而AI驅動的“微氣候預測"已實現田塊級精細化。在山東壽光蔬菜基地,每公頃農田部署20-30個微型氣象站,實時采集地表溫度、葉片濕度等300余項參數,結合邊緣計算將氣象預警響應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9分鐘。2024年陜西蘋果園通過逆溫層預測模型,在花期霜凍來臨前自動啟動風機,防凍成功率達98.7%,挽回經濟損失超2億元。
歷史數據是AI模型的“訓練糧倉"。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整合近20年黃淮平原冬小麥生育期數據,結合EOS/MODIS遙感影像與區域氣候模式,構建土壤水分預報模型。該模型在洛陽孟津區應用后,灌溉決策與作物需水匹配度提升40%,小麥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%。內蒙古氣象部門則通過分析1980-2020年氣象數據,開發出玉米“兩節、兩減、一增"灌溉預報系統,實現畝均節水90立方米、節電120度,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13.8%和19%。
AI的預測能力正在向生物領域延伸。中科院昆蟲圖譜庫收錄1.2萬種害蟲生物特征,結合草地貪夜蛾遷飛路徑預測模型,2024年為云南邊境節約防控成本1.2億元。在江蘇農科院,基因測序數據訓練的二化螟抗藥性模型,可實時預警氯蟲苯甲酰胺的抗性突變,指導農戶科學換藥。
技術支持:儀表網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